鐵合金企業小而散且產能過剩,雖然企業努力想辦法找出路,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部分企業結構調整的方向還達不到轉型目的,部分企業利用衍生品的程度也需要進一步提升。產業人士認為,只有把握新機、開拓新局,鐵合金產業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現狀一:整體需求有所下降
2023年以來,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鋼廠始終把降本增效、提高資金效率作為主要任務。從鋼廠生產角度看,鐵合金與鐵礦石和雙焦相比,使用量和成本占比較低,采購定價權和話語權始終在鋼廠一方,鐵合金上游生產企業議價能力偏弱,在鋼廠利潤不佳時,鐵合金首當其沖。
目前,終端需求處于淡季,虧損狀態下,鋼廠持續減產緩解庫存壓力,鐵水產量大幅回落,產業鏈形成負反饋,原料價格跌幅更大。
期貨日報記者從企業人士處獲悉,將硅鐵和錳硅兩個品種需求程度對比,硅鐵比錳硅更為弱勢。經估算,2023年硅鐵總需求較2022年減少8.41%,其中非鋼需求降幅為17.39%;2023年錳硅總需求較2022年小幅增長0.21%,但2023年全年有兩輪共約19.1萬噸的收儲,扣除這部分非常規的表外需求,2023年錳硅需求較2022年減少1.57%。
據悉,硅鐵下游需求相對分散,主要包括鋼材需求(五大材+非五大材需求,占比55%—60%)、金屬鎂需求(占比12%—14%)、出口需求(占比6%—8%)、不銹鋼需求(占比6%—8%)、鑄造需求(占比8%—9%)五大部分。
中泰期貨鐵合金高級分析師董雪珊告訴記者,鋼材需求部分,根據調研情況,五大材中螺紋鋼及線材硅鐵單耗偏高,非五大材中硅鋼和型鋼硅鐵單耗偏高。經估算,2023年硅鐵鋼材需求為292萬噸,較2022年減少1.9萬噸,降幅為0.65%;金屬鎂需求部分,陜西為我國金屬鎂的核心產區,產量占比超過60%,當地金屬鎂同蘭炭和75硅鐵共同組成循環產業鏈,而受2023年3月末榆林市淘汰單爐產能小于7.5萬噸的蘭炭裝置的影響,配套金屬鎂不得不同步關停,從2023年5月開始,全國金屬鎂產量連續5個月環比走弱,全年金屬鎂產量累計收縮18.68%;出口需求部分,2022年上半年受俄烏沖突影響,國內硅鐵出口爆發,個別月份較2021年同期有近200%的增長,而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出口逐漸回歸至常量,2023年全年基本持平于2021年,但較2022年預計減少40%;不銹鋼需求部分,2023年不銹鋼產量整體穩定,不銹鋼環節對硅鐵的需求較2022年小幅增長1.93%。結合上述數據測算,2023年硅鐵綜合非鋼需求較2022年減少17.39%,是拖累硅鐵需求的主要因素。
“2024年元旦后,新一輪鋼廠招標采購陸續進行,但鐵合金價格弱勢,對補庫的提振有限。以河鋼集團為例,2024年1月和2月硅鐵和錳硅采購量分別為2656噸和24300噸,環比小幅放量,但同比依舊下降。當前鋼廠硅鐵和錳硅庫存天數分別為19.48天和19.8天,處于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往年同期都在22—24天。受季節性淡季影響,相關機構統計的五大材周度產量已連續5周下降,鐵水日產始終在220萬噸低位徘徊,整體制約鐵合金短期需求表現。”中原期貨鐵合金及建材研究員彭博涵說。
現狀二:庫存向中上游集中
數據顯示,2023年錳硅累計供應1194.02萬噸,較2022年增加157.365萬相關噸,增幅為15.18%。對應的錳硅需求為1071.77萬噸,較2022年僅增加2.29萬噸,增幅為0.21%?紤]到2023年年末下游鋼廠對錳硅進行了集中補庫,2023年全年錳硅累計過剩近100萬噸。
庫存結構上,錳硅全社會庫存呈現向中上游集中的特點。據相關機構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1月中旬,全國63家錳硅樣本企業庫存為18.03萬噸,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交割庫方面,截至1月19日,注冊倉單加有效預報共26475張,同比處于歷史高位。下游鋼廠方面,受春節前補庫行為影響,2024年1月全國鋼廠錳硅庫存可用天數上升至19.8天,結合當前85萬—90萬噸的月度產量,鋼廠錳硅庫存理論上在55萬—60萬噸。“鋼廠庫存可用天數從2023年年初的22.7天振蕩下降,即便2024年1月庫存可用天數比2023年12月有較大幅度的增量,但這種增量乃季節性剛需補庫所致,且19.8天的庫存可用天數比往年依舊處于歷史最低水平。整體上,錳硅社會庫存結構呈現向中上游集中的特點。”董雪珊說,2023年全年供強需弱,錳硅處于過剩格局,且下游鋼廠庫存可用天數持續減少,加劇了錳硅市場的過剩問題。
“目前錳硅市場顯性庫存在30萬噸以上。參考近5年的情況,漲價去庫存和降價去庫存都發生過,且庫存去化后,供需都恢復到相對平衡狀態。但是,2023年有所不同。2023年3月因利潤收窄,錳硅減產,但減產周期較短。”國投安信期貨黑色金屬高級分析師李嘯塵說。
至于錳硅庫存累增,李嘯塵認為,主要受需求疲弱、成本下行等因素影響。需求疲弱表現為鋼廠利潤不佳,對于輔料的備貨時長變短,主動補庫的積極性不高,這也間接影響錳礦價格。實際上,錳礦山偏好越過錳硅直接觀察鋼廠的產量水平。礦山的季度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除了印度維持較高的正增長,其他普碳鋼主產國或聯合體的鋼材產量均較疲弱。錳礦價格下跌導致錳硅成本下移,其又反作用于錳礦。在供強需弱格局下,生產端大面積減停產,但之后,2023年6月受額外需求的刺激,生產積極性提升,但前期過高的庫存對價格形成壓制,這是錳硅庫存進一步累增的主要原因。至今,錳硅需求并未大幅改善,礦山減產幅度也不大,市場供大于求現象明顯。
現狀三:原料價格走勢分化
事實上,鐵合金原料價格走勢分化可分為地域分化和品種分化兩類。地域分化指電價南北分化;品種分化進一步分為兩個方向,一為錳硅成本端錳礦與化工焦價格走勢預期分化,二為硅鐵與錳硅由于錳礦和煤系產品價格預期走勢分化造成成本預期分化。
當前我國工業企業生產仍以火電為主,雖然部分地區布局越來越多的新能源配套設施,但未來3—5年,除內蒙古外,其余產區新能源發電均存在不穩定、不持續等問題,火力成本依舊是最主要的電力成本考量。北方產區地處煤礦聚集區,火電資源豐富,由國家電網供電;南方產區廣西、貴州則由南方電網供電。由于資源差異,南北方產區火電成本不同,錳硅生產最高有960元/噸的電力成本差異。
據董雪珊介紹,錳硅成本端錳礦與化工焦預期分化。錳礦自2023年3月以來維持單邊下行走勢,而化工焦自2023年下半年起振蕩上漲。當前錳礦價格已跌至2020年之前的低位,南非第四大錳礦商UMK于2024年1月2日宣布未來可能對錳礦進行減產。此外,隨著內蒙古申報的新增錳硅產能在未來2—5年陸續投產,錳礦需求將迎來實質增量。據統計,2023年全年錳礦進口量在2910萬噸,消耗量在2790萬噸,只要60萬噸錳硅增量,便可消耗過剩的錳礦。當前錳礦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長周期看上方空間遠大于下方空間;そ狗矫,隨著“保供穩價”的持續推進,煤系產品的價格長周期處于下行通道。因此,錳礦與化工焦價格走勢存在分化預期,且分化方向與2023年相反。
期貨日報記者發現,硅鐵與錳硅由于錳礦和煤系產品價格預期走勢分化造成成本預期分化。錳礦有望推升錳硅價格,而煤系產品包括化工焦、蘭炭甚至火電都有長周期持續下行的可能性。此外,隨著內蒙古新能源裝機以及配套儲能的不斷完善,未來必將真正實現利用新能源發電對大工業用電削峰填谷的目的,同時也能利用新能源發電成本偏低的優勢從根本上降低當地鐵合金產品的冶煉成本,進而促使鐵合金產能在內蒙古集中,最終達到全行業降本增效的目的。由于硅鐵單噸耗電約是錳硅的兩倍,故從煤系產品價格預期走勢以及電力成本兩方面考量,硅鐵與錳硅的冶煉成本存在進一步分化的趨勢,即硅鐵冶煉成本回歸至低于錳硅的水平。
“從硅鐵成本角度考慮,蘭炭占比也較高。蘭炭價格與動力煤價格高度相關,基本上以跟隨動力煤走勢為主。動力煤價格在”保供“背景下,整體價格波動相較于前幾年偏低,雖然進入采暖季后價格維持在高位,但具有合理性。蘭炭價格也維持在較高水平,雖然硅鐵冶煉利潤不佳,但蘭炭價格并沒有大幅下調以讓利,主要系動力煤價格處于季節性高價時期,對于蘭炭價格具有明顯提振作用。”李嘯塵說。
現狀四:電力供應影響持續
下游需求無法承接當前雙硅供應,鐵合金市場呈現過剩格局,行業利潤持續壓縮,除內蒙古仍有一定利潤外,其余產區均處于或即將陷入虧損窘境。
“經估算,截至2024年1月中旬,主流產區中,僅內蒙古雙硅廠家生產還有一定利潤,寧夏部分高成本硅鐵廠家已出現100元/噸以內的虧損,寧夏錳硅廠家理論虧損超過300元/噸,南方以廣西為例的錳硅產區6517牌號錳硅已連續虧損近1年時間,當地大多依靠生產6014牌號錳硅來維持生產節奏,個別企業也正通過余熱發電等方式來降低自身冶煉成本。”董雪珊說。
李嘯塵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陷入虧損的硅鐵和錳硅冶煉工廠,集中在成本相對較高的地區,根據日常跟蹤,以內蒙古、寧夏、廣西為主。具體的,錳硅生產虧損主要是寧夏和廣西的中小型工廠,硅鐵生產虧損主要在寧夏。也即是,除了內蒙古,基本都有虧損的情況存在,這背后是市場需求疲弱、產業利潤較差,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內蒙古和其他產區電價差異過大。
董雪珊介紹,硅鐵冶煉虧損程度不及錳硅,代表性虧損產區為寧夏、青海、陜西。2023年以來,寧夏即期虧損集中在2023年二季度末以及2023年四季度至今。2023年二季度末寧夏部分硅鐵廠家出廠成本偏高,中衛地區部分廠家蘭炭成本在1000元/噸以上,相關電費回收罰金同樣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隨著2023年三季度硅鐵冶煉利潤的回暖,全行業開工率振蕩上行,截至當年11月底,全國硅鐵月產量重回49.28萬噸的高峰,但下游需求低迷,且內蒙古產量新增預期加劇過剩擔憂,硅鐵期現價格持續下探。截至2024年1月中旬,不考慮余熱發電等情況,部分高成本、高單耗硅鐵廠家已出現100元/噸以內的虧損。
據企業人士介紹,2023年上半年青海實際冶煉成本偏高,導致生產虧損的三方面原因在2024年上半年也有再現的可能性。其一,結算電費偏高。由于天氣原因,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啟動緩慢,清潔能源占比(扣除綠電)不高,整體供電短缺,實際結算電費無法下浮。其二,蘭炭成本偏高。青海市場蘭炭運費較中衛高出100元/噸。其三,單耗偏高抬升用電成本。避峰生產狀態下冶煉硅鐵單耗提升,有余熱發電的企業避峰6小時單耗在8300—8700度。
“錳硅行業,南方產區受高電價影響持續虧損。南方產區包括廣西、云南、貴州等地。云南生產以水電為主,除每年6—10月豐水期電費低至0.35元/度外,其余時間生產微利甚至虧損,這也是云南開工率具有明顯季節性的原因。廣西和貴州主要受高電價的影響而虧損,廣西電價在0.63元/度,貴州電價在0.5—0.54元/度,錳硅冶煉的電力成本較北方高440—960元/噸。”董雪珊說。
(關鍵字:鐵合金 硅鐵 錳硅 鋼材需求 廢鋼需求 金屬鎂 不銹鋼需求)